貴州德江:新媒體黨建賦能鄉村振興
張凱鵬
近年來,貴州省銅仁市德江縣搶抓數字經濟先機,充分發揮新媒體平臺優勢,深化新媒體黨建,圍繞新媒體賦能強組織、強產業、強治理、樹新風,縱深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提質增效。

德江縣抖音賬號主頁展示
新媒體賦能強組織,著力打造指尖黨建“新矩陣”。建強“黨建+新媒體”。推行“黨建+新媒體”模式,組建非公黨支部,不斷增強黨在新媒體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和影響力。依托新媒體深化“沿江黨建聯盟”黨建品牌建設,大力推介烏江沿岸特色產業和民俗文化,打造網紅打卡地,推出德江特色鄉村旅游路線。建強新媒體陣地。研究制定新媒體管理辦法,從組織建設、教育培訓、要素保障等方面入手,規范新媒體陣地建設,強化日常運行監管,新媒體黨組織陣地規范化、制度化建設水平不斷提升。目前,“古村28渡”“古村樂樂”“黔東農倉”等3個新媒體賬號累計發布作品1370余條,獲點贊5124.2萬次。建強新媒體隊伍。出臺新媒體人才基地助力鄉村振興工作方案,打造市級新媒體人才基地,著力培育新媒體人才,實施“雙培養”工程,把符合條件的新媒體人才吸收入黨、把黨員干部培養成新媒體人才,并聘請他們擔任“名譽支書”“名譽村長”“發展顧問”。

新媒體賬號直播帶貨
新媒體賦能強產業,著力探索富民強村“新路徑”。直播帶貨讓農特產品“走出去”。充分利用新媒體傳播速度快、受眾范圍廣的特點,指導“古村樂樂”“黔東農倉”等賬號用短視頻展示和直播帶貨的形式,讓德江肉牛、花椒、天麻等農特產品走上“云端”、走出大山、銷往全國,持續推動群眾增收、集體創收。搭建平臺讓優質資源“引進來”。聯合打造“古村28渡”新媒體賬號,以駐村第一書記的視角,記錄宣傳村莊發展變化,開展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吸引項目落戶、資金回流、人才下沉,引導社會各界關心支持鄉村振興。目前,已累計爭取項目及社會資金2000余萬元,吸引69名在外人員返鄉創業,與貴州師范學院、銅仁學院等高等院校深化交流合作,聘請數名專家教授駐村指導。文旅融合讓鄉村業態“火起來”。深入挖掘鄉村文化,舉辦貴州“千重嶺”旅游文化節,有序引進民宿及旅游文化等市場主體,讓原本藏在深山的“空心村”成為高顏值、有內涵的網紅打卡“新地標”,促進文旅融合發展。自2022年以來,累計吸引游客打卡22萬人次,帶動開設農家樂、特產營銷店、美食長廊等增收100余萬元。

德江縣煥河“網紅”村一角
新媒體賦能強治理,著力構建基層治理“新模式”。美麗鄉村增顏值。立足傳統村落資源稟賦,深入推進“特色田園鄉村·鄉村振興集成示范點”建設,爭取項目資金建設5G基站、打造智慧鄉村,信息網絡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積極謀劃戶外運動、度假康養、民俗研學等為一體的集成發展新路子,大寨村、煥河村等美麗鄉村建設成效更加顯著、更有看頭。鄉村治理提效能。依托新媒體平臺,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持續傳播黨的好政策、好聲音,引導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大力推行村民小組網格化治理模式,將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內容融入短視頻,引起社會共鳴,形成行動自覺。目前,已開展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活動10場,申報并獲批鄉村文化非遺、人力資源管理、鄉村環境治理等課題9項。干群關系促和諧。利用新媒體技術搭建駐村干部、村干部與群眾溝通交流平臺,及時回應群眾訴求,促進黨務、村務公開,不斷革新群眾觀念,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明顯提升。

舉辦貴州“千重嶺”旅游文化節
新媒體賦能樹新風,著力培育向善向美“新風尚”。全民參與弘揚真善美。舉辦德江縣“全民抖音”新媒體大賽,號召全縣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積極參與視頻拍攝、素材提供及轉發點贊,通過評選一批優質短視頻作品,引導弘揚真善美,示范帶動新媒體黨建水平整體提升。典型選樹傳播正能量。在新媒體平臺廣泛宣傳文明家庭、道德模范、抗疫先鋒等先進典型,開設新媒體道德講堂,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積極營造向善向美的社會氛圍。常態監管把牢主方向。堅持管用并舉、一體推進,強化新媒體視頻內容的審核把關和網絡輿論引導,確保持續傳播社會正能量。
(作者單位:貴州省銅仁市德江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