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ygqfw"><acronym id="ygqfw"></acronym></menuitem>

      1. <menuitem id="ygqfw"><acronym id="ygqfw"></acronym></menuitem>
        <tr id="ygqfw"><nobr id="ygqfw"><delect id="ygqfw"></delect></nobr></tr>

        • banner1-1.png
        • banner1-4.png
        • banner1-5.png
      2. 1.jpg
      3. 黨建網 > 紅色經典
        一枚無比珍貴的印章
        發表時間:2023-03-21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劉小花

         

          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珍藏著一枚無比珍貴的印章,即“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印章。

          

           這枚銀質印章直徑為9.5厘米,印面鏨刻陽文隸書“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人民委員會”20個小字,字的兩端各有一枚五角星。印的下方刻著“革命軍事委員會”7個大字。印章中間圖案仿自蘇聯國徽樣式,中間為地球鑲嵌著鐮刀和斧頭,兩邊環繞著麥穗,地球上方高懸著一顆五角星。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召開,大會宣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25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執行委員會根據代表大會的決定,通令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簡稱中革軍委),由朱德、彭德懷、王稼祥等15人組成,朱德任主席,彭德懷、王稼祥任副主席。

          

           中革軍委是中央蘇區最高軍事領導和指揮機關,也是中國工農紅軍的最高領導機關,在組織上隸屬于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在政治上接受中共中央與中共蘇區中央局領導。它對全國各地紅軍和蘇區地方武裝力量實行統一領導與指揮。中革軍委成立后,駐地設在瑞金葉坪鄉洋溪村劉氏宗祠。1933年5月,中革軍委機關遷至瑞金沙洲壩烏石垅村辦公。1934年7月,中革軍委機關又移至瑞金云石山鄉梅坑村。

          

           中革軍委下設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經理部、總軍醫處等機構及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后增設中國工農紅軍最高軍事裁判所、撫恤委員會等機構。

          

           隨著中革軍委的成立,象征著中革軍委權力的印章也誕生了。這枚中革軍委印章由中革軍委機關的同志精心保管。中革軍委發布的很多文件、命令、布告上都加蓋有這枚印章。在蘇區緊張激烈的戰爭中,這枚印章猶如紅色動員令,激勵著紅軍指戰員為保衛蘇區英勇戰斗。這枚蘇區時期紅軍最高領導機構的印章,見證了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色武裝創建和保衛蘇區紅色政權所進行的艱苦卓絕的斗爭。

          

           1934年10月,這枚印章隨中央紅軍主力踏上戰略轉移的漫漫征程。出發前,為了方便攜帶,中革軍委機關工作人員把印章上面的木柄鋸除,保留了銀質印章部分。戰略轉移途中,工作人員把印章視作生命,無論是爬雪山還是過草地,他們始終把它帶在身上,直至勝利到達陜北。

          

           1936年12月,根據黨中央和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決定,中革軍委進行改組擴大。12月7日,中革軍委主席團轉發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關于擴大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組織的命令:以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23人為委員;以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7人組成主席團,毛澤東為主席。

          

           全面抗戰爆發后,為了早日實現國共兩黨合作抗日,進一步推動全國抗戰,193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派周恩來、秦邦憲、林伯渠再上廬山,同國民黨談判發表國共合作宣言、紅軍改編、蘇區改制等問題。8月22日,中共中央在陜西洛川召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通稱洛川會議。會議決定成立新的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簡稱中央軍委),以加強黨對軍事工作的領導。中央軍委由毛澤東等11人組成,毛澤東為書記,朱德、周恩來為副書記。

          

           1937年8月25日,中央軍委發布命令,宣布紅軍改名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9月,中共中央正式宣布取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稱號,將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改為中華民國特區政府即陜甘寧邊區政府。至此,中國革命翻開了新的一頁。這枚中革軍委印章也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經中共中央研究,印章交由林伯渠同志悉心收存。

          

           1947年春,國民黨軍集中重兵對延安發動進攻。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軍總部考慮到敵我態勢與各戰場情況,為誘敵深入,尋找有利時機殲滅敵人有生力量,決定主動撤出延安。在撤離前夕,林伯渠告訴大家:“撤離延安是暫時的,撤離正是為了保衛。將來不僅要收復延安,我們還要打出去,解放西安、南京、北平,解放全中國?!绷植淮ぷ魅藛T要留存好這枚印章:“這是革命的印把子,把子沒了,章子是永遠不能丟掉的?!?/p>

          

           1959年,經中共中央批準,這枚印章交由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20世紀90年代,經國家文物局專家鑒定,這枚中革軍委印章被認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這枚紅色印章飽經戰火的洗禮,承載著中國革命的光輝歷史。透過這枚印章,紅軍指戰員“橫掃千軍如卷席”的勝利歡歌,“天兵怒氣沖霄漢”的英雄氣概以及“紅軍不怕遠征難”的大無畏精神仍然歷歷在目,熠熠生輝。

          

        網站編輯:朱琳瑄
        黨建網出品

        友情鏈接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视频_成av人欧美大片_欧美 成 人 免费观看_一本大道香蕉中文在线_影音最新资源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大看焦在线看

              <menuitem id="ygqfw"><acronym id="ygqfw"></acronym></menuitem>

            1. <menuitem id="ygqfw"><acronym id="ygqfw"></acronym></menuitem>
              <tr id="ygqfw"><nobr id="ygqfw"><delect id="ygqfw"></delect></nobr></tr>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