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當樹起“兩個至上”的旗幟;逝去,亦鑄起一座平安建設的豐碑。
——題記
青海日報記者 洪玉杰
2023年3月9日,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縣應急管理局局長鄧官杰,在省安全生產調度視頻會議中突發心肌梗塞,轉運西寧途中病情惡化,救治無效去世,生命被永遠定格在了47歲。
黃河滔滔,巴曲淼淼。鄧官杰永遠離開了他所熱愛的應急管理工作崗位和全心全意服務著的農牧民群眾,但是他“要應人之所急,守一方安全,把群眾最關心的事努力做好”的座右銘和長期扎根基層一線的感人故事,從宗日圣源·凈秀同德越傳越廣、越傳越遠。
熟悉鄧官杰的人都知道,出身于“紅色家庭”的他,有著不加雕飾的真誠與淳樸。多年來,他一直服務于家鄉,雖輾轉多個工作崗位,但始終以“群眾無小事”嚴格要求自己。他不忘初心,甘愿奉獻,服從組織安排,認真做好表率,全力履職盡責,把全部的激情和智慧,直至生命都奉獻給了無比熱愛的這片土地和這里的各族群眾。
2021年4月,鄧官杰調任同德縣應急管理局局長一職。自此,“干部干部,先干一步”成為他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
積極破解機構改革中的難題任務,他帶領全局上下堅持邊應急邊建設、邊建設邊治本,理順和完善縣級應急值守、信息報送、救援響應等機制,抓實改革措施落地,使應急管理機構快速運轉起來,穩住安全生產“基本盤”,守住防汛工作“金標準”,推動同德縣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應急管理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應急管理工作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一頭連著千家萬戶。更重要的是,安全之弦,缺一段、松一分,都將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為此,鄧官杰以身作則,帶頭組織全局干部職工學習政治理論、應急救援知識、技能,始終戰斗在應急救援一線。
鄧官杰有三本厚厚的工作日志,其中,密密麻麻記著關于“應急先鋒”“黨建+”模式助推應急管理工作縱深發展的思考;“紅色夜間應急小課堂”“卓瑪講應急”“一二三”工作機制+“紅黑榜”等工作法的建議和考慮等等。
平時工作中,雖然縣城的家離單位只有不到三分鐘的路程,但鄧官杰卻經常因為工作過家門而不入。生活中,父母親生病住院了,他未能及時地去看望照顧;孩子上大學了,他未能去陪送;妻子在巴溝鄉擔任第一書記,他也未能因此而多分擔一些家里的事情……
“應急管理工作,看現場是家常便飯,但凡工作晚了,鄧局為了不打擾家里人休息,就住在辦公室,一張折疊單人床就是他的‘房間’,看了真讓人心疼!”同德縣應急管理局副局長周巖回憶著,已經記不清鄧官杰多久沒有回家了。大家勸他回家好好休息一下,他總是說:“在家里感覺不踏實,在辦公室,萬一有個緊急任務,我第一時間就可以趕到?!?/p>
安全生產,對群眾是最大的民生,對企業是最大的效益。
疫情防控期間,鄧官杰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統籌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同向發力,充分發揮應急管理、綜合協調的作用,24小時值班值守,保障各類一線急需物資順利儲備調運。他常常連續近十個小時堅守在一線,困了就在庫房角落打個盹兒,餓了就啃一口糌粑餅干,只為確保在最短時間、以最快速度將應急物資精準發放到每一位群眾手中,第一時間幫助群眾渡過難關。
在其位謀其職。工作中,鄧官杰帶班認真研究部署如何抓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森林草原防滅火等工作落實,認真執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做好“全天候值守好、全時段響應好、全過程調度好、全環節處置好”工作環節,確保信息報送的準確性、時效性,確保及時有力有效應對各類突發狀況。
就像應急管理局副局長韓克劍所感慨,鄧官杰是一個把工作放在首位的人,應急管理于他而言,是紅線、是底線、是生命線,只要需要,他從來都是義無反顧。他那種心無旁騖干工作、鞠躬盡瘁比奉獻的精神令人贊嘆,并給予大家莫大的信心和力量。
在應急管理局工作的兩年多時間,鄧官杰與同事成功處置了同德縣“5·10”大風吹落彩鋼事故,“6·10”“11·28”油罐車側翻事故,“9·21”車輛傷人事故,“8·02”山洪等災害事故。尤其在2022年防汛期間,他始終堅守在工作崗位,“5+2”“白+黑”廢寢忘食戰斗在一線。
簡單梳理鄧官杰生前最后幾天的時間表,我們深刻體會了韓克劍的感慨,并從中感受到一股令人敬仰的精神和力量。
3月6日至7日,前往轄區加油站、超市、污水處理廠開展隱患排查工作;
3月7日晚,帶隊前往尕巴松多鎮牧草良種繁殖場雜物間火災現場處置火災事故;
3月8日,帶隊前往河北鄉宗教場所開展火災隱患排查;
3月9日,參加全省、海南州每日安全生產視頻調度會。
同事們回憶道,在山大溝深的自然災害隱患點排查現場,或者高強度、緊時間的事故處置現場,鄧官杰常常以方便面、饅頭充饑,從未喊過苦和累,他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心間,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錚錚誓言。他不僅把“安全生產無小事”常常掛在嘴邊,更用扎扎實實的實際行動把雨情、汛情、險情和災情防汛救災“金標準”寫在了農牧民群眾的田間牧場、房前屋后,寫在了應急管理人沉甸甸的責任里。
入職以來,鄧官杰積極開展入戶走訪調研、帶隊核實災情,多次給受災戶送去米面油等應急生活物資,積極爭取中央冬春救助資金、應急生活物資,為同德縣1602戶7214人解決資金400余萬元,并努力在春節前將資金發放到受災農牧民手中,確保人民群眾過好每一個節日。
有什么樣的信仰,就有什么樣的選擇;有什么樣的理想,就有什么樣的追求。巴溝鄉上才乃亥村村民完瑪尖措聽聞鄧官杰去世的消息后,泣不成聲地說:“阿爸鄧官‘掛真切’(藏語謝謝)!遭受災害時,要不是您帶人送來應急生活物資,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真不知道生活怎么過下去?!?/p>
探尋同德應急管理發展工作在時間之緯上犁過的影像,處處呈現出加快發展、追趕進位的勢頭。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在鄧官杰的傾心付出和帶領下,青海省安委會將同德縣人民政府評為2021年度安全生產“先進單位”;2022年度“安全生產大督查大整治”先進地區和鄧官杰“先進個人”和海南州抗震救災指揮“先進集體”等諸多獎項。
斯人遠去,精神永存。對鄧官杰來說,工作的勤奮和作風的扎實從來都不是刻意的追求,而是一種任何環境和任何壓力都無法改變的本色。他以信念為筆、責任為墨、事業為紙,用行動、用生命寫下了“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合格答卷。